碘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,雖然每日所需量不多,但在維持甲狀腺健康、新陳代謝功能以及胎兒發育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然而,現代飲食中許多人容易忽略碘的攝取,可能導致健康問題。本文將詳細介紹碘的功效與作用、含碘食物、每日建議攝取量,並探討碘攝取不足或過量時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影響,幫助您全面了解這一重要營養素。
碘的功效及作用
碘是人體合成甲狀腺荷爾蒙的關鍵成分,而甲狀腺荷爾蒙則負責調節新陳代謝、體溫、心跳、腦部發育及能量運用等多項生理功能。雖然人體對碘的需求量不高,但其作用卻至關重要,對於不同年齡層、特別是孕婦與嬰幼兒,更是不可或缺。以下是碘的主要功效與作用:
- 促進甲狀腺健康:碘協助甲狀腺合成荷爾蒙,有效預防甲狀腺腫大(俗稱「大頸泡 病」)及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。
- 支持新陳代謝:甲狀腺荷爾蒙能調節體內能量消耗,有助維持正常體溫、體重及心臟功能。
- 促進生長與發育:碘參與神經系統和肌肉組織的發育,對嬰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成長尤其重要。
- 提升認知能力:足夠的碘攝取有助於維持記憶力與專注力,特別是在孕期,碘對胎兒腦部和神經系統的健康發展極為關鍵。
- 維持正常神經與肌肉功能:碘也參與其他內分泌系統與神經傳導的正常運作,對整體身心健康具有正面影響。
有什麼食物中含有碘?
碘主要存在於海洋中,因此海產類食物是最豐富的碘來源。此外,一些乳製品、蛋類及使用**碘化鹽(碘鹽)製作的加工食品也能提供一定量的碘。以下是常見的含碘食物(碘 食物)**分類,供日常飲食參考:
海產品
海藻類如海帶、紫菜、昆布和海苔,含有極高的碘,是最天然且有效的補碘來源之一,適合用作日常膳食中的補充選擇。此外,魚類與貝類也屬於優質的動物性碘來源,包括鱈魚、沙丁魚、三文魚、鮭魚等深海魚類,以及貝類如牡蠣和蝦米,同樣富含碘分,能為人體提供穩定且多樣化的營養補充。
乳製品與蛋類
牛奶、乳酪、芝士等乳製品中含有適量的碘,是日常飲食中穩定且容易攝取的碘來源,適合透過日常飲用來補充所需營養。而雞蛋,特別是蛋黃,也含有一定量的碘,是家庭中常見且實用的補碘食材之一。
加工食品與碘鹽
碘鹽(加碘食鹽)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被廣泛用作主要的補碘方式,透過日常烹調輕鬆攝取所需碘分。此外,部分加工食品如麵包、即食麵和罐頭等,若在製作過程中使用了碘鹽,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碘。然而,並非所有產品都會標示是否含碘,因此在選購時應特別留意成分標籤,以確保獲得足夠的碘攝取。
值得注意的是,香港及部分地區的飲食文化未普遍使用碘鹽,加上外食比例高,可能導致碘攝取量偏低。特別是育齡女性、孕婦、哺乳期婦女及素食者,更應有意識地選擇含碘食物,以預防碘缺乏對身體和胎兒健康帶來風險。
每日碘可攝取量
碘是維持甲狀腺健康與支持正常發育不可或缺的微量營養素,而不同年齡層與生理狀況的人群,其每日所需攝取量亦有所不同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建議,以下為各年齡段的碘建議攝取量:
年齡/生理階段 | 每日建議攝取量(微克 μg) |
---|---|
1 歲以下嬰兒 | 110–130 |
1–9 歲兒童 | 65–100 |
10–12 歲少年 | 120 |
13 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 | 150 |
孕婦 | 220 |
哺乳期女性 | 250 |
一般而言,只要透過均衡飲食攝取如海產、乳製品、蛋類及碘鹽等天然含碘食物,便足以滿足日常所需,無需額外補充。不過,對於海產攝取不足、長期素食者或處於懷孕、哺乳期的女性,則需特別留意碘的攝取量。在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,考慮補充含碘營養品,以確保胎兒與嬰兒的腦部和神經系統能正常發育。
含碘量豐富的食物
在各類食物中,藻類、海產、乳製品與蛋類是碘含量較高的主要來源,對補充日常所需的碘非常有效。以下是常見的高碘食物及其平均含碘量:
食物種類 | 每 100 克約含碘量 | 每 10 克約含碘量(參考) |
海帶(乾) | 2000 – 3000 μg | 約 1962 – 3000 μg |
紫菜/海苔(乾) | 300 – 600 μg | 約 863 μg(以常見計算) |
海帶芽 | 約 1410 μg(每 10g) | 約 1410 μg |
鱈魚 | 約 99 μg | – |
鮭魚 | 約 30 – 40 μg | – |
蝦皮(乾) | 約 265 μg(每 100g) | 約 26.5 μg(每 10g) |
牛奶(240ml) | 約 40 – 60 μg | 約 21 μg |
雞蛋(1 隻) | 約 14 – 20 μg | 約 14 μg |
蠔 | 約 83 μg | – |
青口 | 約 140 μg | – |
蜆 | 約 110 μg | – |
大花蝦 | 約 44 μg | – |
花蟹 | 約 47 μg | – |
三點蟹 | 約 36 μg | – |
(資料來源: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安全中心)
其中,乾燥藻類如海帶與紫菜的碘含量尤其高,是最天然也最濃縮的碘來源。但需注意,攝取過量反而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失調,特別是本身有甲狀腺疾病的人士更應審慎選擇。建議以適量、多樣化的食材搭配為原則,避免單一食物過量攝取,以達至安全與均衡的補碘效果。
服用過多的碘會有副作用嗎?
雖然碘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營養素,但攝取過量同樣可能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。特別是長期過量服用碘補充劑或大量食用高濃縮海藻類產品時,更應格外小心。常見的碘攝取過量副作用包括:
- 甲狀腺功能亢進(甲亢):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,尤其是患病初期
- ,對碘攝取更為敏感; 但不能將所有含典食物全部介掉, 因海產類含碘比較多, 避免進食海產類 如紫菜、貝殼類、蝦蟹等就可以了。
- 甲狀腺炎:免疫系統可能因過多碘而出現異常反應,導致甲狀腺發炎。
- 胃腸不適:如噁心、嘔吐或腹瀉,屬較輕微但常見的消化道反應。
- 喉嚨不適:部分人可能感到喉嚨灼熱、刺激或疼痛。
- 過敏反應:如皮膚出疹、頭痛、口腔潰瘍等,雖然較為少見,仍需留意。
根據香港衞生署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成年人每日碘攝取上限為 1000~1100 微克。超過此範圍可能增加中毒風險,因此若有補充碘的需要,特別是透過營養補充品,應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,確保攝取安全與均衡。碘在人體中雖然所需量不多,卻有舉足輕重的作用。要維持甲狀腺健康、促進兒童發育、維持代謝平衡,適量攝取含碘食物非常重要。選擇天然、多樣化的食材搭配,再配合適量碘鹽使用,有助你每日穩定補充所需碘分。如有特殊健康狀況,建議諮詢醫生作個人化營養建議。